運行滿一年后,東莞市房管局不再在網上公布房價交易實時數(shù)據,,以后全部數(shù)據交由統(tǒng)計局向公眾定期發(fā)布,。房管局稱,,目前房價信息對公眾非常敏感,一旦被不恰當使用及在媒體上公布,,很容易造成公眾對東莞房價現(xiàn)狀的誤解,,因此房管部門最終取消網上公布房價。(《廣州日報》8月2日)
說“目前房價信息對公眾非常敏感”,,這一點也不錯,。畢竟,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望房興嘆的老百姓還有太多太多,。但是,“非常敏感”就是有關部門拒絕再提供相關信息的理由嗎,? 事實上,,“敏感”本身正是來源于信息的不豐富、不透明,。試想,,如果有關房價信息來源足夠多、足夠權威,,公眾充分了解其來龍去脈,,自然就能“脫敏”,學會辨清真?zhèn)�,,以理性心態(tài)去對待,。反之,房價信息來源越少,,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有利于房地產商囤積居奇炒抬價格,就勢必越引起公眾的猜疑,,哪怕一點風吹草動,,都難免會“敏感”。更何況,,公眾對房價信息“非常敏感”的根源,,絕不是因為房價信息本身,也絕不是因為有些研究房價的人會使用這些數(shù)據,、有些媒體會報道這些數(shù)據,,而是因為這些信息背后房價上漲快、百姓買房難的現(xiàn)實根源,。這個現(xiàn)實根源不除,,即使取消所有的房價信息發(fā)布,公眾還是會“非常敏感”的,。 所以,,有關部門以“公眾非常敏感”為由,,來拒絕繼續(xù)發(fā)布相關房價信息,很難令人信服,。其本質上更是對公眾知情權的漠視,,是把公眾看成偏聽偏信、不能自己判斷是非的“愚民”,,是對有關媒體的“污名化”,。從根本上來講,這其實恰恰暴露了有關部門自己的“非常敏感”,,即擔心公眾了解太多,,有關部門對民意將更加難以應對。于是,,只能以“公眾非常敏感”為由,,拒絕再提供房價交易實時數(shù)據,而是把相關數(shù)據提供給統(tǒng)計部門“統(tǒng)一口徑”后再來發(fā)布,,使公眾只能獲得經過層層過濾了的有限信息。 值得警惕的是,,這種“非常敏感癥”,,絕不只是在當?shù)胤抗芫值倪@一舉措中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權部門以“敏感”為由,,拒絕公布某些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信息、拒絕推行某些重要的工作舉措,,這樣的例子并不罕見,。譬如,不少部門的工作缺乏透明度,,很多情況往往被嚴格“保密”,,政務公開受到重重阻力。這種權力部門的“非常敏感癥”,,既是公權的自負——它以為自己能夠任意拒絕透露這些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信息,;也是公權的自卑——它不知道如何應對在現(xiàn)代信息多元化情況下的復雜局面;它甚至還暴露了某些公權的自私——它的眼里只有部門利益,,而忽視了百姓的知情權等重要權益,。 于是乎,許多重要的民生信息就這樣被“敏感”掉了,。公眾的許多重要知情權因此受限,,而暗箱操作的空間卻因此增大,其結果只能是腐敗隱患增加,,民生權益受損,。仍拿這次東莞市房管局以“公眾非常敏感”為由拒絕繼續(xù)公布相關房價即時信息來說,,“非常敏感”的公眾難免要再度“敏感”一下:當?shù)胤抗芫滞蝗蛔龀鲞@種倒退的舉動,是不是因為承受了某種不可明言的壓力,?是不是因為房地產商又“搞掂”了某些關鍵環(huán)節(jié),?會不會導致暗箱操作增多、地方房價的更快上漲,?會不會使百姓對撲朔迷離的房地產市場更加霧里觀花,、套牢了“房奴”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