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8 羅博 李慧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歲末年初,各大商場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返券促銷熱潮,。與此同時,,商場“黃牛黨”這個群體又開始大肆浮出水面,他們穿行在消費者之間,,做起了“買券,、賣券”的“倒手”生意。
面對返券活動,,一方面是“黃牛黨”人士樂此不疲,,另一邊卻是廣大消費者的頭痛和商場自身的無奈,這種原本為讓利于顧客而設計的促銷手段,,究竟圈住了誰,?
其實,返券促銷猶如一個連環(huán)套,,一直以來都遭受諸多非議,。首先,為了把手中的返券花到需要的東西上,,消費者不得不反反復復,、來來回回地被強制消費。而且,,在各大商場鋪天蓋地的返券宣傳中,,很多“限制條件”往往被商家故意掩蓋,最終讓消費者“有苦說不出”,。此外,,商家之所以樂此不疲地返券,還因為其中暗藏“貓膩”,。目前很多企業(yè)都是通過采購員向商場團購商品,,商場為了吸引到這類大客戶,往往會把“返券”作為禮品饋贈給采購員,,之后采購員要么自己處理這部分禮券,,要么通過向“黃牛黨”低價售出的方式從中套現(xiàn)。如此,,這種變相的商業(yè)賄賂就變得“名正言順”了,。
返券促銷,作為一種正常的商業(yè)競爭方式本無可厚非,。但是,,目前過度的返券讓這種促銷方式蛻變成為了變味的商業(yè)游戲,最終的結果是原本該廣大消費者該享受的優(yōu)惠,,養(yǎng)肥了“倒券,、賣券”的“黃牛黨”。
雖然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率先在全國出臺了對經營者開展的打折讓利,、購物返券、價外饋贈,、有獎銷售,、限時購物、降價銷售,、積分返利等七種促銷方式進行了規(guī)范要求,,但其本身畢竟只是一種自律性文件,如果出現(xiàn)違規(guī)現(xiàn)象,,并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處罰依據(jù),。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畸形的促銷方式,,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規(guī)范商品定價,,給消費者一個公平透明的價格;另一方面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商場行為,,這樣才能把真正的實惠直接讓給消費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