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能源需求增長較快,,每年進口一定數(shù)量的石油。加之國際油價上漲,,國際能源資源的再分配,,引起國外某些人的恐慌,認為中國能源進口是國際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事實上,,中國作為“世界加工廠”,出口的產品多為能源投入高,、產品附加值低,、能源密度高的商品,從這一角度講,,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出口大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將我國經濟納入了全球經濟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體系,。外資的進入,國內廉價的人力資源及能源資源,,使得我國在產品的生產加工方面凸顯優(yōu)勢,,被稱之為“世界加工廠”。由來料加工,,產品出口,,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使得我國進出口貿易額逐年大增,�,!爸袊圃臁钡纳唐繁椴际澜纾蔀槟承﹪胰嗣裆钪胁豢扇鄙俚谋匦杵�,。
然而,,也應該看到我國進口商品在品種上基本屬于科技含量高,,能源投入少,產品附加值高,,能源密度低的商品,。但我國出口的卻是一些能源投入高,產品附加值低,,能源密度高的商品,。
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而我國能源資源并不富余,,已探明煤炭儲量僅占世界儲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氣占1.2%,。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7%,天然氣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3.2%,。
我國能源資源不足,,以煤為主油氣貧乏的狀況在今后20年內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我國有些行業(yè),,如石化,、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紡織等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20%至40%,;燃煤工業(yè)鍋爐平均運行效率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5%至20%,。因此,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世界加工廠”的形成,,也使得我國工業(yè)能源需求增長很快。20世紀80年代,,工業(yè)生產能源需求,,由2.7億噸標油增長到4.5億噸標油,年均增長5.65%,;90年代工業(yè)用能年均增長3.51%,;進入21世紀,我國工業(yè)能源需求增長更快,,2005年工業(yè)用能達到11億噸標油,,年均增長10.55%。
過去幾年我國生產出口商品所消耗的能源增長也很快,。20世紀80年代出口商品中的能源含量很小,,不到1億噸標油,;90年代出口商品中的能源含量不到2億噸標油;進入21世紀,,由于出口大增,我國出口商品中的能源也含量大幅增加,,2005年達到5.23億噸標油,。1980年至2005年間,我國出口商品的生產用能年均增長13.46%,。
但是,,我國進口商品中的能源含量增長卻不是很快:由1980年的0.1億噸標油增長到2005年的1.88億噸標油。由此可見,,出口商品的增加是近年來我國工業(yè)用能增長較快的原因之一,。
我國歷年貿易順差商品的生產中所需要的能源,即間接能源出口量,,1980年至2005年年均增長14.22%,,2005年達到3.3億噸標油�,?鄢茉催M口量,,近幾年我國能源凈出口逐年遞增,由1999年的0.77億噸標油,,增長到2005年的2.22億噸標油,。由此可見,我國已跨入能源出口大國的行列,。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都在全球經濟中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從而促使國際間貿易的增加,,全球性商品的流動,,也帶來資金、資源,、能源的全球化流動,。這是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世界各國都在這種發(fā)展中得到了實惠,由此導致我國能源的進出口也是正常的,。
(作者系國家電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兼總經濟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