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最近有一個流行詞“戰(zhàn)爭”,,大家寫書寫文章,都喜歡往“戰(zhàn)爭”靠攏,。這和幾年前的流行詞“奶酪”似乎很類似,。出了一本叫《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書,在主語謂語互換之后,,陸續(xù)來了幾個類似于“誰都不能動你的奶酪”,、“我動了誰的奶酪”、“你動了誰的奶酪”等流行語,,把一個很少吃奶酪的中國,,搞得遍地都是“奶酪”。
就像用奶酪這個詞并不表示中國到處都是奶酪一樣,,用戰(zhàn)爭這個詞也不是為了說明我們生活在一個流血遍地的地球上,。事實上,戰(zhàn)爭這個詞,,用在戰(zhàn)爭時期一點新意也沒有,,恰恰是用在和平時候,才能掀起應有的效果和情緒,。 眾所周知,,美國現(xiàn)在也處于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主角,,是奧巴馬和麥凱恩,。兩人當然不會刀劍往來,,像當年的開國元勛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阿龍·伯爾一樣拼個你死我活。兩人使用的是最文明的方式——語言,,最近戰(zhàn)爭爭奪的高地,,則是石油,。 語言恐怕是世界上最廉價的戰(zhàn)爭工具了,,也可能是最容易作假、最為善變,、最沒有實質(zhì)效果的工具,。由于高漲的油價,石油最近成為贏得總統(tǒng)大選的制高點之一,。為了迎合選民,,奧巴馬和麥凱恩已經(jīng)在石油問題上轉(zhuǎn)了數(shù)個180度的大彎。但是,,和所有的價格一樣,,油價也需要由市場的供需決定,只要兩人無法在長期上解決石油的供需,,他們的語言就不會對油價有實質(zhì)性影響,。 語言戰(zhàn)爭當然有自身的快樂。比如,,奧巴馬在上個月底說,,解決高油價的一個好方法,是大家都往汽車的輪胎中打更多的氣,,因為鼓鼓囊囊的輪胎會給駕車者節(jié)省更多汽油,。 奧巴馬的觀點,雖然理論上正確且無害,,但難免顯得他這個大丈夫太過拘泥于小節(jié),,落到麥凱恩手上,就成了反擊的笑柄,。在隨后的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麥凱恩向每個記者發(fā)放了輪胎氣壓測量器,并在每個測量器上注明“奧巴馬能源策略”的字樣,,用意顯然是在嘲弄奧巴馬,。 另一場口水戰(zhàn)有關高速公路限速,雖然兩位候選人沒有直接參與,,但也值得一提,。幾個星期前,美國有位議員提出降低高速公路的限速到50英里(80公里),,以節(jié)省更多汽油,。理論依然正確且無害,,但是車速明顯是個人選擇,用不著法律去強制,。那些覺得時間比金錢更重要的人,,自然會選擇開快車;那些覺得省下幾毛錢比早點到達目的地更重要的人,,可以在右車道慢悠悠前行,,或者甚至可以選擇自行車。 打氣的主意和限速有點類似,。氣打多了,,開車會更顛簸,所以,,人們需要在顛簸和省油之間選擇,。不過,奧巴馬出了這個主意,,想來他的輪胎應該是很硬的,。 奧巴馬和麥凱恩的口水戰(zhàn),除了與充氣有關之外,,還有看起來更嚴肅點的,,比如動用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在希拉里還在戰(zhàn)爭中唱主角的時候,,她一直呼吁布什總統(tǒng)釋放戰(zhàn)略儲備以降低油價,,當時,奧巴馬和麥凱恩持同樣的立場,,都反對動用儲備,。建立石油儲備的目的,是在國家面臨能源危機的時候有所防備,,比如萬一再次出現(xiàn)中東對美國禁油的時候,。 不過語言是可以隨便變化的,奧巴馬最近開始支持動用儲備,。另外,,在近海石油開采的問題上,他也改變了立場,,從反對變成支持,。立場的轉(zhuǎn)變不無來由,最近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支持近海石油開采,。奧巴馬為了拉選票,怎能和大部分選民唱反調(diào),? 但是廉價和善變的語言無法解決實質(zhì)問題,。美國人用石油,,一天就要消耗大概2000萬桶,其中1500萬桶來自進口,。所以,,即使把積累了30多年的7億桶石油儲備全部清空,也只能支撐美國35天的用油量,,或者45天的進口量,。和美國的石油使用量相比,儲備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況且,,現(xiàn)在動用儲備,,雖然可能在短期降低油價,,但是一旦真的來了石油危機,那就悔不該當初了,。 由此可見,,解決高油價的工具,不是政客的語言,,而是市場的規(guī)則,。市場的規(guī)律大家都懂:需求超過了供給,價格就會上升,,價格上升了,,需求就會減少,然后價格就慢慢回落,。所以,,解決高油價的根本武器,還是高油價,。這條“悖論”已經(jīng)開始施展威力,,油價在最近的下滑,原因之一就是美國這個最大石油消耗國的用油量開始下降,。(相關文章請見《油價上漲,,還是供求作怪》) 石油這個不可再生資源的供給是有限的,如果把全球已探明的石油都挖出來,,也只能支持全球40年左右的消耗,。所以長遠來講,降低油價不能在供給上打主意,。打贏石油戰(zhàn)爭的關鍵在需求,。降低需求的方法有很多,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就是很好的一個,。另外,,發(fā)展新能源,、開發(fā)核電站等,都可以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美國有一位富翁,,在石油行業(yè)摸爬滾打了一輩子,他最近“悔悟”,,決心要改變美國的“石油癮”,。他的提議是,在美國的中西部從北到南搭建一排巨型的風扇長城,,在這個多風地帶開發(fā)更多風能,。他的這個主意,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但是總比號召大家往輪胎打更多氣的奧巴馬來得實在,。 不過話又說回來,政客們的戰(zhàn)爭,,目的不是要解決石油問題,,而是要贏得選舉。免費和善變的語言,,雖然不能解決實質(zhì)問題,,但是可以贏來選票。誰能打贏這場石油戰(zhàn)爭,,就要看誰的語言聽起來更動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