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技術和制造能力,“綠色煤電”計劃擬分三個階段實施,用10年左右的時間最終建成“綠色煤電”示范電站,。 第一階段(2006-2011年):建設IGCC示范電站,。從2006年開始,重點進行2000噸天級兩段式干煤粉加壓氣化爐的工業(yè)化,、實用化設計,,驗證大型高溫煤氣凈化技術和大型電熱化多聯(lián)供的系統(tǒng)集成技術。計劃于2011年建成250MW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GCC電站,,并在電站內同步建設“綠色煤電”實驗室,。 第二階段(2012-2014年):完善IGCC電站,研發(fā)“綠色煤電”關鍵技術,。這個階段是技術的鞏固和發(fā)展階段,。一是完善和推廣IGCC系統(tǒng)的集成和運行技術,同時進行氣化爐放大的技術經濟性論證,;二是利用建成的“綠色煤電”實驗室,,進行中試系統(tǒng)研究,包括煤氣制氫儲氫技術,,H2和CO2分離技術,,CO2封存和利用技術,燃料電池發(fā)電技術以及氫氣燃機技術等,,為第三階段“綠色煤電”示范工程作好技術準備和前期工作,。 第三階段(2014-2016年):實施“綠色煤電”示范項目。計劃于2016年左右建成400MW級“綠色煤電”示范工程,,集成大規(guī)模煤制氫和氫能發(fā)電,、CO2捕集和封存等關鍵技術,實現煤炭的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物和CO2的近零排放,,同時不斷提高“綠色煤電”系統(tǒng)的技術可靠性和經濟可行性,,為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做好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