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移動到中國聯通,,市場對電信運營商能否引入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以及何時引入予以了密切關注。
業(yè)內人士認為,,電信運營商引入iPhone是好是壞可謂見仁見智,,但一款作為全球最具號召力的移動終端能被引入國內,無論從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將面臨一番炒作,。
聯通引入iPhone漸行漸進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新聞發(fā)言人易滌非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公司目前在與蘋果公司就引入iPhone的事宜進行洽談,,但當下還沒有任何新的進展可以公布,。
東方證券通信行業(yè)資深分析師周軍認為,iPhone入華的障礙因素已基本掃除,。從技術層面看,,iPhone已經進入了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入網檢測等相關市場進入手續(xù);從商務層面看,,iPhone在美國也已經推出了包銷的運營商合作模式,,不再是只有話費分成這一種為很多運營商難以接受的商業(yè)模式。因此,,中國聯通與蘋果公司在合作引入iPhone成功的確定性被增強。
據美林證券發(fā)布的報告預計,,中國聯通可望在今年10月份3G全國284個城市試商用時推出iPhone手機,。
聯通合作模式正在商榷
2007年11月中旬,中國移動首次公開表示正在與蘋果公司關于引入iPhone進行談判,。一個是全球最具號召力的移動終端,,一個是擁有全球最多移動用戶的電信運營商,雙方能否順利結合成了市場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移動引入iPhone一事在近兩年中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阻礙談判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雙方對分成比例和補貼額度存在分歧,,而市場對兩大企業(yè)的拉鋸戰(zhàn)也略顯疲憊,。反倒是后來者居上的中國聯通又給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
目前,,業(yè)內對中國聯通引入iPhone猜測最多的就是雙方會以哪種模式進行合作,。周軍對此分析認為,,由于話費分成的商業(yè)模式不符合中國電信市場的國情,而包銷的方式既不容易造成運營商過大的經營壓力,,又比較符合運營商的利益,,因此預計這種雙贏的合作模式可能性最大。
從蘋果公司與國際運營商合作的范例和我國移動用戶規(guī)模來看,,周軍認為中國聯通與蘋果公司合作的合同期應在三年左右,,包銷iPhone的數量至少在千萬部以上。另外,,預計手機銷售的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戶無需承諾話費,,直接購買,聯通在采購價的基礎上加價銷售,;另一種是用戶承諾入網時間和消費,,聯通對用戶進行補貼,以較低的價格賣給用戶,。
針對以上猜測和預計,,記者聯系了一位中國聯通集團的內部人士進行求證。他告訴記者,,不管是按分成,、按補貼又或是按其他模式引入iPhone,這些目前都包含在雙方需要洽談的業(yè)務之中,。在最后結果公布之前,,任何內容和項目都將面臨成功或是失敗兩種前景。
iPhone入華拓展還需適應本土化特征
2008年7月11日,,iPhone3G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qū)上市,,再次制造了排隊搶購的風潮。僅上市第一天,,這款手機就售出了27萬部,,一周之內實現了100萬部的銷售記錄。
基于iPhone在海外銷售得好,,是運營商爭奪用戶的利器,,也是運營商銷售收入得以提升的根源。因此,,自3G發(fā)牌和網絡建設以來,,投資者就將iPhone看作是催化運營商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并認為運營商引入iPhone能對其業(yè)績產生質的飛躍,。但專家提醒,,iPhone提供的是一種信息服務、一種知識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且擁有較強的本土化特征,。因此,,蘋果公司在海外所取得的成功并不意味著在中國也能取得成功。
國聯證券通信行業(yè)分析師熊云彩指出,,中國聯通目前擁有大量的WCDMA終端和眾多國內本土互聯網內容服務商,,顯著的本土化優(yōu)勢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國聯通的3G業(yè)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為中國聯通在3G業(yè)務上取得勝利積累了更多的綜合競爭優(yōu)勢,。
因此,,熊云彩認為,引入iPhone對中國聯通而言,,更多的是增強其在終端業(yè)務上的受眾面,,為其爭奪高端移動用戶市場增添砝碼。但若雙方洽談失敗,,基本上也將不影響中國聯通在3G業(yè)務上的發(fā)展以及與另外兩家運營商的相互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