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在重慶研發(fā)的7500部TD-HSDPA高速無線上網卡開始向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總公司正式交付使用,。其將服務于北京奧運會,接受來自市場的檢驗,。 TD-SCDMA(簡稱TD)是中國第一次提出的被國際電信聯(lián)盟接納和認可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作為四大國際主流3G標準之一,TD是中國百年電信史上的重大突破,。 參與了該上網卡研發(fā)的科研人員黃俊偉感慨地說:“中國人做3G,,這回總算是開始把展覽館里的玩意,做到了商店柜臺上了,�,!�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
“3G”這個名詞,對于正努力追趕潮流的中國人而言并不算陌生,。它是指能夠提供高速移動,、大容量網絡數據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 當今世界,,信息產業(yè)狂飆突進。作為第一代無線通訊技術(1G)的代表“大哥大”,,曾是足以炫耀一把的奢侈品,,如今早已淡出人們視線。上世紀最后十年,,隨著數字技術取代模擬技術,,第二代無線通訊技術(2G)曾盛行一時�,,F在,無線通訊進入了圖像與視頻的世界,,不僅3G時代已經到來,,甚至更高的4G時代也為期不遠。 黃俊偉說:“簡而言之,,2G是要實現無處不能通話,,3G是要實現無處不能上網�,!币�3G手機為例,,它如同功能強大的掌上電腦,能輕松支持可視電話,、瀏覽網頁,、在線游戲等功能。 2000年,,中國自主研發(fā)的TD-SCDMA標準被國際電聯(lián)接納為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使得國人對3G時代充滿期待。在此前的1G,、2G時代,,由于標準被國外壟斷,中國企業(yè)必須為此付出巨額的專利使用費,。 然而,,從制定標準到生產出產品還有相當長的距離。作為TD標準最早的制定者之一,,重慶郵電大學于2000年成立重郵信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重郵信科),,集中研發(fā)TD終端芯片及核心技術。
從“展臺”到“柜臺”
這支團隊上路以來,,成果不斷,。2003年,我國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G手機研發(fā)成功,,其體型雖仍顯稍“胖”,,但已非常接近普通手機大小。兩年后,,3G手機芯片“通芯一號”成功通過測試,,這是世界上第一枚具有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手機基帶芯片,標志著我國3G通信關鍵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然而這一系列“展臺”上的重大成功,,并未給研發(fā)者立即帶來滾滾財源。它還面臨著產業(yè)化的巨大挑戰(zhàn),。一日不能實現產業(yè)化,,中國的3G標準就不過是紙上標準,。 “上博物館的展臺容易,進商場的柜臺難,�,!绷硪幻夹g骨干楊小勇說。放眼國際,,中國的TD-SCDMA標準將面臨與WCDMA,、CDMA2000、WIMAX等國外標準的競爭,。而中國企業(yè)的商用能力和產業(yè)化經驗都較缺乏,,資金也始終是巨大的瓶頸。 黃俊偉表示,,做產品不同于搞科研成果驗收,。“要想通過驗收很容易,,只要演示成功,,就夠打60分鼓掌通過了;而在市場競爭中,,哪怕是90分也不行,。以手機為例,90%的接通成功率,,意味著用戶要有電話打不通,,這樣的手機你肯買?”
為此,,黃俊偉,、楊小勇等人始終致力于提高產品的穩(wěn)定性。他們花了一年時間,,將接通成功率從95%提高到98%,,接近市場要求的水平。
中國3G在產業(yè)化之路取得重大成果
2005年,,中國政府承諾,,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提供TD-SCDMA 3G服務。面臨機遇,,重郵信科在研發(fā)“通芯一號”的基礎上,,成功推出了商用TD-HSDPA高速無線上網卡及芯片方案,2007年開始進行入網測試,。 據了解,,該上網卡是在TD網絡環(huán)境中合用的高速無線上網卡,技術先進,、功能強大,、性能穩(wěn)定,上網速率可穩(wěn)定在800-900Kbps左右,,峰值可以達到1.1Mbps,。目前除北京奧運期間將采用這種“重慶造”芯片方案的TD高速上網卡外,大批終端廠商也擬采用該芯片大批量生產3G手機,。這是中國3G產品在產業(yè)化之路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回顧十年艱辛之路,黃俊偉說,,要想在重慶實現中國的3G夢想,,有其優(yōu)勢和劣勢,�,!芭c京、滬,、珠三角等地相比,,這里專業(yè)人才相對缺乏,周邊配套產業(yè)鏈也不完整,。以一塊芯片為例,,相關的采購、加工,、驗證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到外地完成,。 “但重慶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在TD發(fā)展的十年艱辛歷程里,,重慶市各級政府為自主創(chuàng)新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注入數億元資金和土地支持,。其次是這里的人心態(tài)平靜,研發(fā)團隊比較穩(wěn)定,,沒有紛紛跳槽的,,有利于技術上的積淀和繼承�,!� 產業(yè)化還沒完成,,意味著收入有限,即便是技術骨干也不能日進斗金,、腰纏萬貫,。不少公司曾來挖人,然而黃俊偉他們看好TD的前景,,堅持留了下來,。楊小勇說,搞創(chuàng)新要耐得住寂寞,。當初在學生時代,,我們只知道一心做研究,,把攻克技術難關當成最有意思的事。現在幾年過去了,,TD已經成為了一項人生事業(yè),,很難因為別人來一封信、漲一些薪水就動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