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深兩市股指屢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總市值突破23萬億元,,資產證券化率超過100%,。那么,當前應如何看待這些數(shù)字的變化,?
股市在經濟運行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滬深證券交易所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9月7日,滬深兩市總市值達到23.55萬億元,。按照2006年我國的GDP總額21.087萬億元來測算,,目前股票市場的總市值已經超過GDP總額,中國的證券化率超過了100%,。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深入和宏觀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企業(yè)盈利提升,,中國股市近兩年實現(xiàn)了飛速發(fā)展�,;仡檭赡陙碇袊墒械陌l(fā)展歷程,,滬深兩市總市值從2005年7月28日的3萬億元一路走高,到2007年9月7日的超過23萬億元,,在短短兩年時間里翻了7倍多,。 同時,市場的融資量大規(guī)模提升,,2006年A股市場融資總額為2400億元左右,,今年以來的融資總額為3000億元左右,A股市場在股改之后快速恢復融資功能并一躍成為全球重要的融資場所之一,。 專家認為,,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占GDP比重不斷加大,一方面說明我國股市在經濟運行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不斷增強,;另一方面說明股市的直接融資作用在增強,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加大,。
不可過分高估證券化率超過100%的影響
面對國內股市總市值的快速增長,,也有業(yè)內人士提醒不可過分夸大“證券化率超過100%”的價值。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偉慶說,,今年以來總市值的增量中,,有約4萬億元是新股發(fā)行帶來的,近7萬億元是市值上漲帶來的,。雖然目前證券化率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是因為中國只有約三分之一的股票可以流通,,所以實際的證券化率并沒有這么高。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志晨認為,,不可過分高估證券化率超過100%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因為從實際來看,以股市為主體的直接融資雖然已經取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還是主流,,中國資本市場要取得長足發(fā)展,必須進一步加強直接融資市場的建設,。 滬深交易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9月7日,滬深股市總流通市值達80295億元,,占總市值的比重約三分之一強,。 聯(lián)合證券策略分析師楊偉聰認為,中國證券化率超過100%并不能代表證券市場達到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相對封閉的市場,,與開放的市場不具有可比性。
順應證券化趨勢為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營造良好空間
專家認為,,簡單關注證券化率是不夠的,,更需要關注的是,金融深化進程正從貨幣化轉向證券化的趨勢,。 中信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陳華良認為,,反映金融深化的指標——M2與GDP之間的比率最近幾年來正在趨穩(wěn)。目前,,這個比率一直維持在150%至160%之間,,反映出證券在企業(yè)投融資和居民投資理財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 證券化的趨勢促使管理層將自身利益和與公司利益掛鉤,,這種激勵制度有助于高管和員工共同享受股權激勵,企業(yè)融資將越來越采取證券形式,,而不是單一依賴銀行貸款,。 此外,證券化的趨勢也使居民的財富管理從單一的銀行存款,,轉變?yōu)榕渲迷絹碓蕉嗟淖C券產品,。 華富基金高級研究員楊玉山指出,在中國證券市場之外,,有巨大的存量資產(包括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yè))未進入證券市場,股改全流通之后,這些存量資產進入證券市場的傾向越發(fā)明顯,。 楊玉山認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者“第三方”資產注入規(guī)模進一步增加,、H股和紅籌股回歸A股市場進程加快,、存量增發(fā)和中小板融資量的大規(guī)模增加,這幾點原因將使未來A股市場的市值規(guī)模和證券化率進一步提高,。 �,。〒�(jù)新華社9月10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