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某銀行工作人員日前迎來了一位老年客戶,只見這位長者鶴發(fā)童顏,,精神矍鑠,,只是腿腳不太利索,只得在親人的攙扶下來到柜臺前,,在簡單咨詢之后,,老人遞上了基金開戶申請表和基金申購委托書,要購買幾萬元的某某股票型基金,。
工作人員見老人有家人陪同,,以為他已經對基金的風險有所了解,可在輸入客戶身份證信息時,,工作人員嚇了一大跳:老人的出生時間為1909年,,也就是說老人今年已經98歲了!工作人員一時做不了主,,便連忙向主任匯報,,主任和工作人員經過一番商量之后,決定不接受老人買基金的申請,�,?伤麄冊谙蚶先嗽敿毥忉尰鹩酗L險,不適合老年人投資的時候,,老人卻大為不悅:哪條法律規(guī)定老年人不能買基金了,?最后在工作人員的反復勸說之下,老人才悻悻而去,。
自去年以來,,中國A股市場以及開放式基金的漲幅普遍達到100%以上,因此很多老年人禁不住賺錢的誘惑,,紛紛加入到了買股票和買基金行列,。其實,投資理財?shù)囊?guī)則是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并且高風險需要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老年人由于受思想觀念、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等方面因素影響,,風險承受能力一般偏弱,。
今年1月末深滬股市大跌時,某地曾有一位老年朋友承受不了快速下跌的壓力,,而在證券公司當場暈倒,,幸虧及時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因此,廣大老年朋友切莫盲目追求時尚,,在選擇理財品種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在進行投資理財時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不能把“保命錢”投入到風險渠道中。如果老年朋友的積蓄不是太多,,只夠應付日常養(yǎng)老和醫(yī)療之用,,則這時必須選擇儲蓄、國債等穩(wěn)妥的投資渠道,。而如果自己的積蓄應付養(yǎng)老綽綽有余,,自己想多給孩子多留點積蓄,并且個人對股市或基金等高風險投資有一定了解,,這時也可以根據(jù)情況適當參與,,但投資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超過總資產的20%。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應謹慎投資,。老年人在證券公司“暈倒”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股市可以說瞬息萬變,目前開放式基金也緊跟股市漲跌,,并且當日漲幅或跌幅絲毫不亞于股市,,而炒股或買基金不可能買上后便一路上漲,經歷下跌甚至暴跌是很正常的,,因此老年人如果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經受不住虧損的打擊,則很容易出問題,。目前銀行的理財工作室都提供風險屬性測試,,其中有“對風險的認識”和“虧損承受能力”等測試項目,老年朋友們可以先自己測試一下,,如果自己是保守型或穩(wěn)健型投資者,,則還是采取穩(wěn)妥的投資方式為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