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1-14 新華社記者劉洪11月13日發(fā)自華盛頓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上月23日,第一張印有美國新財長保爾森簽名的美元鈔票下線,,美元從此也算進入了“保爾森時代”,。
在美國,舊版鈔票和新版鈔票一樣流通——在每張鈔票正面都印有一行字:“該票據(jù)是支付任何因公因私債務的合法憑證”,。從這個意義上講,,“保爾森時代”更多是文字上的,不影響美國人的具體生活,。
但是,,目前全球流通的7000億美元現(xiàn)鈔中,有一半以上在美國以外使用,。在一些地方,,新美鈔和舊美鈔可大不一樣,只有“保爾森時代”的美鈔,,才算是真正的硬通貨,。
有“明星政治家”之稱的魯賓,被認為是美國最近20年中最優(yōu)秀的財政部長,但很可惜,,印有其簽名的美元鈔票在國外卻實在少受人追捧,。
同事余謙良曾在印度尼西亞當過常駐記者,據(jù)他介紹,,在印尼根本找不到舊美鈔,。為什么?因為舊美鈔兌換印尼盾是要打折的,。比如,印有克林頓時期財政部長魯賓簽名的100美元鈔票只能兌換相當于95美元的印尼盾,。另外,,如果美元有折疊過的印痕,那對不起,,鈔票的實際價值也得打折,。
余謙良所言不虛。日前《華爾街時報》也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馬達加斯加中央銀行外國服務主管拉扎菲姆貝羅去印尼出差,,隨身帶了八張面值一百美元的現(xiàn)鈔,其中4張是1996系列的,。
但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許多印尼酒店、餐廳和商店根本不收這些美鈔,,“印尼人對他們的貨幣非常認真”,。她后來不得不從朋友那里借錢才順利完成那次旅程。這個教訓令拉扎菲姆貝羅記憶深刻:“如果我去歐洲或者美國,,我根本不必擔心,。但是在非洲或亞洲,我得采取預防措施,,確保我攜帶的百元美鈔是新版的,,而且看起來是嶄新的�,!�
是人就難免喜新厭舊,,美鈔也在劫難逃。其實,,舊美鈔不招待見,,也不止東南亞一些地方。就拿馬達加斯加來說,,在一艘意大利游船上當服務員的吉恩·伊夫斯經(jīng)常會郁悶一陣子,,因為在他的船上船員領工資時要想拿到新美鈔,就需搶先一步排隊。動作慢的人只能領到舊美鈔,,而在許多非洲港口,,700美元的舊美鈔工資有時只能當600美元花。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跟人們對美元的矛盾態(tài)度有關,。美元雖好,但一旦拿到假鈔,,必定損失慘重,,而在市面上流通的100美元等大額舊美鈔中,假幣的概率更多一些,。另外,,也可能與民眾的習慣性心理有關,就如中國人過年給壓歲錢,,孩子們顯然更喜歡收到嶄新的大票子,。
不過,這種現(xiàn)象也揭示了一個很真實的道理,,正如斯坦福大學經(jīng)濟學家約翰·泰勒所言,,鈔票只有在人們愿意收取的情況下才有價值。美鈔也好,,歐元也罷,,畢竟是紙幣,只有當接受者認為是硬通貨時才是硬通貨,。
有意思的是,,最具誘惑力的美元,某些時候也很難攻破人們的心理防線,�,;蛟S這是許多美國人所始料不及的。
如此看來,,美國實在應該改進美元的宣傳策略,。美國政府部門應該到國外進行安撫,確保美元舊鈔與新鈔一樣,,交換同等數(shù)額的當?shù)刎泿�,。畢竟,財政部長這個職位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能因為換了人再加上用得舊了點兒,,印有前任財長簽名的鈔票就“人為”貶值了。
據(jù)說,,現(xiàn)已擔任花旗集團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的魯賓,,在聽說印有自己簽名的美鈔“貶值”后就很不爽,。不過,這位美國商界中的精英人物不改精明本色,,愣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商機:“如果有人只肯為1美元出85美分,,我倒愿意與他交易,以便從中賺取差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