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0-27 龍一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坦白地說,,馮導的《夜宴》還是有影響力的,,至少這部作品在網(wǎng)絡上重新燃起了好事者對“百變小胖”的熱情與執(zhí)著,。那張已被反復嫁接到不同軀體之上的無邪面孔,再次被惡搞一族移植到太子無鸞的身上,。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民間photoshop技能大比拼中,,作為惟一的主角,來自上海金山區(qū)的小胖被徹底地七十二變了,。
像小胖這樣在網(wǎng)絡上被人惡搞的普通人日漸增多,,且惡搞者越來越?jīng)]譜,不論什么都要拿來開練,,越是經(jīng)典和正統(tǒng),,越是被整得體無完膚。網(wǎng)絡上流行的惡搞作品就不贅述了,,而抨擊惡搞之風的言論和觀點也無需一一列舉,。筆者在此想說的是,換位思考一下,,還是別有惡搞的念頭為妙,。
孔圣人曾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老人家的話說白了就是將心比心,,自己受不了的就不要強加給他人。這么微言大義,、語重心長的話絕對不是死記硬背只能用來應付考試的,。如果網(wǎng)絡惡搞者能先考慮一下被惡搞者的感受和心情,估計多半會手下留情一些,。
從本質(zhì)上講,,惡搞本身就有做人不厚道的嫌疑。拿名人大腕幽上一默,、涮上一把,,或許在這個娛樂時代已成為一種“潛規(guī)則”——誰讓您是公眾人物呢,盡管有委屈也得忍著點兒,,就當是給某些人的那種集羨慕,、嫉妒、怨恨于一體的陰暗心理一個發(fā)泄的出口好了,。但若把惡搞對象鎖定在一個非公眾人物身上,,可就真有點兒不人道了,放在過去,,惡搞者肯定會被扣上一頂沒有階級感情的大帽子,。
金庸曾在《天龍八部》里提到過“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網(wǎng)絡上這樣的事情誰敢肯定不會發(fā)生呢,。不知道惡搞一族某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突然成了被惡搞的對象,,會不會后悔以前做的事�,?傊�,,惡搞者應做好心理準備,畢竟這項沒有前途的工作不僅很容易觸及道德底線,,且從法律角度出發(fā)其風險系數(shù)也是蠻大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