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回安徽老家探親,,談話間,在農村務農的小叔突然問我:“你搞經濟方面的報道,,知道不知道什么叫宏觀調控,,什么叫新農村建設啊,?”我感到吃驚,,從平時老實巴交的小叔嘴里居然蹦出這樣時髦的詞匯來,我笑著說:“小叔你一個種地的,,還挺關心國家大事,。”“以前我是不關心,,現在我覺得這些事跟我關系還怪大哩,。”于是小叔跟我算起賬來,,2006年光是減免農業(yè)稅和各種雜費,,以及糧食補貼,就獲益300元左右。而他農閑時賣花生,,風里來雨里去一年也就掙一千多元,。“你滿意不滿意,?”“呵呵,,那是當然滿意了�,!毙∈逍α�,。這是小叔少見的一次如此開心的笑。 當然,,小叔肯定不知道另一個詞匯:公共財政,。也不清楚他得到的減免和種糧補貼正是中央政府行使公共財政職能而向各地農村下撥的財政資金。 今年的國家預算報告對財政支農的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數字是:2006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各項支出共3397億元,,2007年用于“三農”的各項支出是3917億元。其中,,2006年比上年增加422億元,,2007年比上年增加520億元。 總體看,,2006年財政支持“三農”具有力度大,、政策實、措施多,、機制新的特點,。一是全面取消農業(yè)稅。同時,,取消了農業(yè)特產稅,,制定出臺《煙葉稅暫行條例》。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別安排轉移支付782億元和250億元,。與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農民減負約1250億元,人均減負約140元,。二是加大補貼政策實施力度,。這些補貼包括:對種糧農民因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的增支實行綜合直補;根據石油價格調整情況,,撥付漁業(yè)等行業(yè)補貼;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符合我國國情、綜合補貼與專項補貼相結合,、管理比較規(guī)范的農業(yè)補貼政策體系初步建立,。三是順利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別安排資金150億元和211億元,,并對部分專項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直達學校,平均每學年每個小學生減負140元,、初中生減負180元,。四是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改革試點范圍。五是大力支持農業(yè)生產和農村長遠發(fā)展,。重點支持農村“六小”工程等項目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六是積極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支農投入機制,。 國家預算報告在2007年財政重點支出安排中,,用了最大的篇幅對2007年各項支農惠農財稅政策作了說明。仔細研讀,,可以看出,,2007年,中央政府仍然把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預算安排和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有這樣一些特點值得關注:一是支農資金繼續(xù)保持“三高”——財政支農資金增量高于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的資金高于上年,。二是新增政府資金主要用于新農村建設,,其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向新農村建設傾斜。三是支農補貼力度增加,,其中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分別比2006年增加14.2億元和六億元,。四是中央財政安排農村低保補助支出30億元,支持在全國范圍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五是把發(fā)展農村生產,、促進現代化農業(y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六是創(chuàng)新財政扶貧開發(fā)機制,,探索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扶貧資金分配激勵機制和貧困縣進退機制,。七是促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中央財政安排試點地區(qū)農信社保值貼補利息資金19.56億元,,支持農信社改革,,安排農業(yè)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0億元,支持開展政策性農業(yè)保險試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