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全國多省市調研發(fā)現(xiàn),,一些地區(qū),、領域腐敗案件高發(fā)的背后,,“一把手”帶頭腐化墮落往往導致本地或本行業(yè)內“頹腐風”盛行,,窩串案頻發(fā),,腐敗面擴大,,政治生態(tài)惡化,。而政治生態(tài)惡化主要表現(xiàn)為政商勾結、上下串通,,買官賣官,、權錢交易等呈現(xiàn)網(wǎng)狀牽連,,各種人際關系以利益為中心形成異化的“共腐關系圈”。同時,,在腐敗風氣盛行的背后,,部分地區(qū)和部門官場文化“泛黑化”現(xiàn)象不容忽視。
“一把手”喜好成“風向標”
“一把手就是一片天,�,!痹谡{研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地方或部門“一把手”的喜好,、作風、品德,,對所在地和部門政治生態(tài)的影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安眾的“貪玩”在當?shù)爻隽嗣?jù)辦案人員透露,,在2001年至2006年擔任萍鄉(xiāng)市委書記期間,,陳安眾把賓館作為辦公場所,成天花天酒地,,鶯歌燕舞,,隨身攜帶圍棋,經(jīng)常與人切磋技藝,。在陳安眾的影響下,,一些黨員干部不琢磨事只琢磨人,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迎來送往,、吃喝玩樂上,,把公款當成自己的存款,將個人花銷打包到職務消費“筐”中,,“特權開支”沒了底線,。
“‘玩風很盛’的干部作風就是那個時期帶出來的�,!逼监l(xiāng)市委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陳安眾作為“一把手”起到“風向標”作用,一些羨慕他生活方式的官員開始上行下效,。
領導干部不良嗜好的背后,,大多隱藏著貪腐劣跡,。今年5月,,中紀委對陳安眾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并通報稱,,陳安眾被查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陳安眾本人或通過其特定關系人收受巨額賄賂,;收受禮金;道德敗壞,,腐化墮落,。
與陳安眾類似,曾主持湖南省交通廳全面工作多年的原黨組書記陳明憲則對打牌,、唱歌等娛樂活動樣樣喜歡,。據(jù)了解,陳明憲案發(fā)前長期居住在華雅國際大酒店貴賓房,,酒店老板李某在其庇護下,,不僅承攬了高速公路的開發(fā)項目,還承包了數(shù)個服務區(qū),,并成為數(shù)條高速公路的建材供應商,。辦案人員透露,打牌是陳明憲在酒店內每天必玩的項目,。一些老板為了拿項目,,排著隊拎著大量現(xiàn)金上酒店陪打牌,少則幾萬,,多則數(shù)十萬,;陳明憲找一些下屬談事,有時也在牌桌上解決,。被叫的部下也大多心領神會,,拎著錢上桌。陳明憲總是贏錢,,洋洋得意地自命為“賭神”,。至案發(fā)時,陳明憲光打牌就“贏”了一大筆錢,。
“現(xiàn)有的‘一把手’體制下,,‘一把手’廉潔能干,干部也必然能干,,‘一把手’腐敗,,也必然帶壞一批干部�,!焙鲜〗煌◤d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劉志信說,陳明憲任黨組書記期間,,起到很壞的示范作用,。按照“陳氏游戲規(guī)則”,湖南省交通系統(tǒng)內機關一度打牌豪賭成風,,干部跟施工隊打,,施工隊不敢贏,。
“政治生態(tài)一旦壞了,不正常的事情也就變得正常,,像逢年過節(jié)給領導送幾千元或萬把塊錢,,自然也就成了‘規(guī)矩’,領導干部包養(yǎng)情人,,也就成了‘時尚’,。”因受賄558萬元被判無期徒刑的原湖北省隨州市政協(xié)主席樊建國認為,,“一把手”權力幾乎不受制約,,如果不實行更大限度的黨內民主,把選人用人的初始提名權真正交給群眾,,腐敗現(xiàn)象就不可能絕跡,。
以利為繩編織變異“人際圈”
某些干部形成的“人際圈”已淪為“以腐敗為榮,以廉潔為恥”的舊式官場,。在這個“生態(tài)圈”內,,眾人尊奉共同的“權威”,共同維護并確保其話語權,;層級之間抱團不斷輸送利益,,甚至形成隱形的利益“市場”甚至“交易”價格。圈子與圈子之間,,既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又因為板塊交叉和利益糾葛而相互妥協(xié),,形成窩案,。
據(jù)辦案人員和基層干部反映,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態(tài)出現(xiàn)問題后,,表現(xiàn)為政商勾結,、上下串通,買官賣官,、權錢交易等呈現(xiàn)網(wǎng)狀牽連,,主要體現(xiàn)在人際關系以利益為中心形成異化的“小圈子”。
一是利益板結形成“共腐關系圈”,。為了降低腐敗風險,,腐敗官員往往首先在政界精心營造“小圈子”,通過提拔自己人,,打造人身依附體系,,上下勾連、左右同謀形成利益板結,板塊內和平共處,,利益共享。湖南省交通系統(tǒng)窩串案中,,在迄今被“兩規(guī)”或刑拘的28名干部中,,有13人涉原湖南省高管局局長馮偉林案、5人涉原湖南省交通廳副廳長鄒和平案,、4人涉原湖南省交通廳黨組書記陳明憲案,、3人涉原湖南省交通廳副廳長李曉希案。
湖南省委黨校黨建研究部主任龔永愛等專家分析說,,某些干部形成的“人際圈”已淪為“以腐敗為榮,,以廉潔為恥”的舊式官場。在這個“生態(tài)圈”內,,眾人尊奉共同的“權威”,,共同維護并確保其話語權;層級之間抱團不斷輸送利益,,甚至形成隱形的利益“市場”甚至“交易”價格,。圈子與圈子之間,既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又因為板塊交叉和利益糾葛而相互妥協(xié),形成窩案,。
即使是圈子關鍵人物東窗事發(fā),,其余人也想方設法遮掩。如記者在一些腐敗高發(fā)地區(qū)采訪期間,,有的官員不僅對他們已經(jīng)出了問題的前同僚或上級諱莫如深,,偶爾有人談一點也出面“打岔”;甚至有官員還一再抱怨反腐影響了地方形象,,尤其對當?shù)乇惠浾摲Q為“腐敗重災區(qū)”異常反感,。
二是錢權交易建立“政商聯(lián)盟圈”。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腐敗官員熱衷于精選商人作為“VIP會員”,,建立政商聯(lián)盟,進行利益切割,,大搞權錢交易,,實現(xiàn)圈子內利益共享。如一些腐敗窩案中,,涉案腐敗官員往往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編織各自的人脈關系網(wǎng),形成“山頭”的同時,據(jù)守各自分管的領域,,拉幫結伙,,官商勾結,進行錢權交易,。辦案人員分析認為,,腐敗官員建立的每個圈子,往往都有幾個固定的老板身處其中,,人員結構和利益鏈條相對穩(wěn)定,,具有隱秘性和排他性。有的腐敗官員在對待受賄的問題上,,甚至堅持“小錢不收,、平頭老百姓的錢不收、不信任的人的錢不收”的“三個不收”原則,,將受賄對象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
三是尋找利益“代言人”,培植“親屬情人圈”,。辦案人員告訴記者,,腐敗官員習慣固定安排一到兩名至親好友出面,充當自己收受錢財?shù)摹鞍资痔住焙湍踩±娴摹按匀恕�,,自己則藏身幕后,,以此隱匿和過濾違紀違法留下的痕跡。
如受賄4380萬元被判無期徒刑的馮偉林,,在主政湖南高速期間,,將家人培植成“代言人”。其中,,馮偉林通過“打招呼”讓工程商王某承攬工程,,并約定由其弟馮冠喬出面分一半的利潤。僅此一項,,馮偉林伙同馮冠喬就實際獲得1500萬元的“好處費”,。江西一名落馬廳級官員在插手工程項目時,均由其外甥何某出面,,收受的1000多萬元贓款都放在何某名下,。
湖南省交通廳紀檢組長劉志信告訴記者,陳明憲案發(fā)后,,除剛滿周歲的小兒子外,,身邊的親屬都有涉案,其妻周茜,、其子陳釧,、其妹陳明珍,、其弟黃道軍都通過陳明憲的職務便利牟取了巨額非法利益。在馮偉林案中,,其妻子及弟,、妹都被起訴,其弟馮冠喬更是因為中間人中標牽線搭橋收受賄賂1775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
大到派系,,小到各種“圈子”,這種異化的人際關系一旦在黨內,、政府內蔓延,,必將對政治生態(tài)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嚴重扭曲現(xiàn)存的道德和制度,。“‘小圈子’一旦形成,,就很難打破,,除非反腐外力的介入�,!币恍┦茉L的紀檢干部認為,,這種“黑色圈子”的本質是腐敗結成的利益共同體,利益板塊內往往和平共處,,誰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就會被視為“另類”加以排斥。
“逆淘汰”用人催生官場“黑文化”
“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紅包文化,,推崇厚黑學、講究“兄弟義氣”的“江湖文化”,,明碼交換,、競價出售的“買官文化”等官場“黑色文化”在一些地方不斷蔓延。
記者調研發(fā)現(xiàn),,在一些腐敗多發(fā)地區(qū)和領域,,政治生態(tài)出現(xiàn)問題最突出表現(xiàn)為用人腐敗,甚至形成選人用人“逆淘汰”現(xiàn)象,,潔身自好,、清正為官的干部被視為“另類”,不僅領導不喜歡,,周圍的人也因為怕冒犯領導而“躲著走”,,清廉官員久而久之必然“邊緣化”;與之相對應的,,是作風不正,、善于鉆營的官員卻“如魚得水”,,被不斷提拔。
據(jù)辦案人員介紹,,陳明憲,、馮偉林分別擔任湖南省交通廳和省高管局的“一把手”期間,權力高度集中,,從工程立項到干部人事安排,,一手遮天。其中,,為選拔“自己人”形成安全貪腐的“小圈子”,,他們一般先只任命高速公路建設籌備組長,等完成土建招投標后,,聽話的就任命為經(jīng)理,,不聽話的就不讓當經(jīng)理。
辦案人員反映,,由于“劣幣驅逐良幣”的用人不正之風盛行,,“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紅包文化,,推崇厚黑學,、講究“兄弟義氣”的“江湖文化”,明碼交換,、競價出售的“買官文化”等官場“黑色文化”在一些地方不斷蔓延,。
因受賄罪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4年的安徽泗縣原縣委書記晏金星,在任職10年間受賄600多次,,受賄金額520多萬元,,其中“賣官”近百次,“賣官”受賄約370萬元,。曾任安徽蕭縣縣委書記的毋保良10年受賄更高達1000多次,。一名曾給毋保良送禮的干部表示,對當?shù)夭簧俑刹縼碚f,,縣委書記收不收自己的禮,、收多少,某種意義上已成為行賄者是否被毋保良看成 “自己人”,、“兄弟”,,是否被核心權力圈接納,乃至有沒有發(fā)展前途的象征,。
2012年年底以來,,包括原廣東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常務副市長劉盛發(fā),、副市長鄭松標在內的多名揭陽市領導被查處,。今年6月,,曾任揭陽市委書記的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
“紅包問題突出,,官商勾結嚴重,買官賣官成風,�,!苯谊柺屑o委書記陳直河坦言,揭陽政治生態(tài)過去確實存在一系列問題,,但根子還是選人用人方面長期形成的不正之風,。
腐敗風氣盛行的背后,官場文化“泛黑化”現(xiàn)象不容忽視,。辦案人員透露,,一些涉案官員之間平時多以兄弟相稱、抱團腐�,�,;一旦預感將“東窗事發(fā)”,,又推崇“江湖義氣”,,訂立攻守同盟,企圖逃避法律懲罰,。
針對官員腐敗背后存在的地方和部門政治生態(tài)惡化問題,,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政府人士以及相關專家學者表示,唯有監(jiān)督才能規(guī)范權力,,并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而要消除用人腐敗,必須加快對官員的任命制度改革,,將部分職務的決定權交給人民,,淘汰“官場的逆淘汰”,讓“圈子觀念”,、“黑色文化”沒有生存土壤,,避免制度性原因帶來的腐敗現(xiàn)象。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認為,,“一把手”在地方政治生態(tài)中居核心地位,,規(guī)則、風氣,、導向,,是決定一個地方政治生態(tài)好壞的三要素。規(guī)則是維護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首要前提,,有了規(guī)則制度不敢堅持,,就像車沒軌道,,就亂了;一個地方風氣不正,,是政治生態(tài)不好的外在表現(xiàn),,如果放任不良風氣持續(xù)存在,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導致政治生態(tài)惡化和腐敗現(xiàn)象蔓延,;導向就是風向標,黨委書記在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tài)中居于核心,、主導地位,,具有源頭性、導向性,、引領性作用,。
“上梁不正,下梁歪,�,!卑不帐∷拗菔形M織部常務副部長魏建華認為,“一把手”的話語權太大,,對“一把手”的監(jiān)督太難,,造成官場很不正常的“人身依附”關系,外商投奔領導,,下級跟上級站隊,,一切通過利益連接在一起。
“必須改變‘一千個群眾說我好,,不如一個領導說我好’的現(xiàn)象,。”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陳勝華認為,,應通過完善對“一把手”的考核機制,,讓群眾真正能決定領導干部的命運、升遷,,才可能促使他們對人民負責,。
陳勝華認為,唯有監(jiān)督才能規(guī)范權力,,并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當前針對“一把手”的監(jiān)督形式很多,如黨內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等,,但監(jiān)督機制效能不高,。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把對“一把手”的巡視監(jiān)督作為重點,,提高發(fā)現(xiàn)和糾正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強化相關制度的執(zhí)行力,。應該經(jīng)常性開展對民主集中制、領導班子議事規(guī)則,、“一把手五個不直接分管”等制度落實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真正形成“副職分管、正職監(jiān)督,、集體領導,、民主決策”的權力制衡機制。
領導干部的行為對社會起著示范和導向作用,,“官”氣正則民風清,,要建設風清氣正政治生態(tài),必須以領導干部這個群體為重點,,從領導干部抓起,,發(fā)揮正導向。
“用人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也要抓住這個關鍵點,�,!痹诩o檢部門和檢察機關工作多年的湖北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倪貴武認為,所有的腐敗問題都是因為人的問題,,過去選人用人,,一般先由組織部門摸底,從符合條件的人里面考察,,現(xiàn)在很多時候都是“一把手”授意,,指定對某個人考察,這樣選出的人不能“服眾”,,領導的權威也要受損,。
“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标悇偃A認為,只有加快對官員的任命制度改革,,將部分職務的決定權交給人民,,淘汰“官場的逆淘汰”,,讓“圈子觀念”、“黑色文化”沒有生存土壤,,才能避免制度性原因帶來的腐敗現(xiàn)象,,真正解決政治生態(tài)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