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煤改氣”工程在霧霾天氣下加速度運行著,但問題比效果更早露頭,。北京、天津,、河北,、甘肅、青海,、新疆等10余個省區(qū)市去年啟動“煤改氣”工程后,,《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發(fā)現,“煤改氣”正面臨成本高,、氣源不足等問題,,個別地區(qū)出現的“氣荒”現象更為多地一哄而上“煤改氣”拉響警報。
“氣荒”警報
西安一度出現的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為各地一哄而上“煤改氣”鳴響警報,。
自去年入冬以來,陜西省西安市曾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導致10萬余戶居民的家庭生活和取暖用氣受到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煤改氣”。據了解,,西安正常的日用天然氣用量約為200萬立方米,,但2013年入冬后,用氣量曾連續(xù)多日保持在800萬到810萬立方米以上,,最嚴重時用氣缺口達50萬立方米,。
對此,去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能源局接連發(fā)布《關于切實落實氣源和供氣合同確�,!懊焊臍狻庇行驅嵤┑木o急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2013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補充通知》兩項文件,。
文件指出,,各地在發(fā)展“煤改氣”、燃氣熱電聯產等天然氣利用項目時須先落實氣源和價格,,并根據資源落實情況均衡有序推進,,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供需出現嚴重失衡,。審批,、核準“煤改氣”、燃氣熱電聯產等項目時,,沒有落實氣源的項目不予批準,,未經審批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擅自實施“煤改氣”,、燃氣熱電聯產等天然氣利用項目的,,要限期改正;因氣源不落實擅自實施“煤改氣”等項目導致居民生活受到影響的,,將予以通報,。
對于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煤改氣”的其他地區(qū)而言,西安的這次“氣荒”事件無疑是個警報,。
2013年,,霧霾天氣席卷我國大半壁江山。為遏制大氣污染,,我國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加強工業(yè)企業(y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推進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建設,。我國10余個省區(qū)市紛紛提出“煤改氣”計劃,。
按照計劃,北京市將在2013年完成2600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以及核心區(qū)4.4萬戶平房采暖小煤爐改造,,基本實現中心城區(qū)的“無煤化”,市民過上無煤塵的暖冬,;山西省太原市在兩年內完成“煤改氣”的常年運行鍋爐400余臺,,分散燃煤采暖鍋爐1100余臺;烏魯木齊市完成189家燃煤供熱單位的燃氣改造,拆除大型燃煤鍋爐431臺,,新建和改造燃氣鍋爐房242座,,安裝燃氣鍋爐710臺,目前烏魯木齊天然氣供熱范圍占全市供熱總面積的76%以上,。
吉林省長春市也實施了“煤改氣”試點,。2013年9月,長春在“三環(huán)”內的277處經營型供熱小鍋爐中,,挑選3處作為既有改造試點,,涉及供熱用戶達上千戶;在凈月高新區(qū)選取一新建住宅小區(qū)作為新試點,,在此基礎上,,未來凈月高新區(qū)新建項目將全部實行天然氣供熱和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
氣源阻力
即便氣源量比較豐富的省份,,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冬季也時常發(fā)生短期“氣荒”現象,。
在“煤改氣”進程中,氣源問題令人擔憂,。
吉林省能源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吉林省天然氣的探明可采儲量是1025億立方米,,2013年天然氣的產量是24.2億立方米,。如果長春市將1207萬平方米的小鍋爐全部進行改造,一年需要的天然氣量是2.05億立方米左右,,大約占全省產量的8.5%。
據中商情報網統(tǒng)計的2012年中國天然氣分省市產量數據顯示,,吉林省在19個生產天然氣的省市中位列第7,,產量屬中上游。長春市發(fā)改委主任呂凝指出,,作為氣源相對豐富的省份,,吉林省的氣源供給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氣源相對缺乏的城市,,推行“煤改氣”就一定要慎重,。
盡管吉林省氣源量比較豐富,但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冬季也時常發(fā)生短期“氣荒”現象,。目前,,長春市計劃“煤改氣”的面積僅占全市采暖面積的6.9%,如果長春市或吉林省內其他城市持續(xù)擴大“煤改氣”面積,,一樣會存在氣源緊張的問題,。若長春市全部推行“煤改氣”,僅長春市一年就需要天然氣將近30億立方米,,超過全省天然氣生產總量,。
“在長春市優(yōu)先改造的小鍋爐房中,,能集中供熱的應盡量先并入集中供熱,;如果不能集中供熱,,再采取‘煤改氣’,。有些區(qū)域還可以利用生物質,、污水源熱泵等新能源方式改造,�,!遍L春燃氣熱力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院長金永浩說,。
從全國來看,國家發(fā)改委在2013年全國天然氣迎峰度冬供應保障協(xié)調會上透露,,2013年我國天然氣供應缺口達220億立方米,,經過各方面努力的挖潛后,仍有100億立方米左右缺口,。據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分析預測,,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逐級增加到2500億立方米和4000億立方米左右,,年均增速達到13%,。
成本難題
在政府、企業(yè),、百姓享用“煤改氣”諸多優(yōu)勢的同時,,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大幅增加的成本誰來承擔,?
在推進“煤改氣”時,,遇到的另一阻礙是運行成本過高。
據了解,,“煤改氣”的成本可分為兩部分:即一次性投入和運行成本,。在管線鋪設、購置鍋爐等一次性投入方面,,燃氣鍋爐與燃煤鍋爐的成本相差不大,,倘若未來建設大型鍋爐房,還能省去堆煤場和堆渣場的成本,。二者主要的差距體現在運行成本上,。
據長春市公用局的理論數據測算,在一個完整的采暖期內,,建筑面積每平方米的耗氣量是17立方米,。如果以吉林省居民用天然氣的價格2.8元/立方米來計算,一個采暖季天然氣供熱價格是建筑面積每平方米47.6元,;相比于燃煤供熱價格的每平方米29元,,每平方米燃氣供熱成本要高出19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家90平方米的住宅,,一采暖季要多支付近1710元供熱費,。
長春市目前根據“同城必須同價”的原則,沒有讓百姓分攤多出的成本,,而是用財政進行補貼,。但如果長春市優(yōu)先改造的1207萬平方米的小鍋爐房全部改成“煤改氣”,政府就需要財政補貼2.4億元左右,。目前,,長春市政府表示尚可承擔2.4億元,但如果繼續(xù)擴大“煤改氣”范圍,,政府的財政壓力就會比較大,。
“市政府在等待采暖期結束后的準確報告,再進行具體部署,�,!遍L春市公用局供熱管理處處長溫成君說。
同樣的問題在山西省五臺山腳下的定襄縣也存在,。2013年7月,,當地天然氣價格從2.53元/立方米漲到3.7元/立方米,煤炭價格卻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00多元,。當地一家生產法蘭的企業(yè)在使用燃氣鍋爐后,,生產一噸法蘭的成本比2012年提高165元,企業(yè)利潤率從15%降低到不足5%,,成本上反而不具有競爭力,。
蘭州“煤改氣”也面臨成本考驗。2013年,,蘭州供熱天然氣價格一立方米上調0.65元,,供熱價格尚未調整;并且政府承諾的補貼沒有及時到位,,使“煤改氣”后負債的供應站運營更加艱難。
面對“煤改氣”后成本提高,,百姓各執(zhí)一詞:有人認為家里暖和了,,應該多支付一定費用;也有人認為成本太高,,寧愿家里冷點,,自己多穿點……
據了解,長春市“煤改氣”的理論測算成本是按照吉林省居民用天然氣價格2.8元/立方米計算的,,但實際成本是按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3.57元/立方米計算,。
“天然氣價格太高了,。‘煤改氣’工程不同于工業(yè)用氣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它是民生工程,。是否可以考慮特價售氣�,!睖爻删f,。
“‘煤改氣’作為民生工程,與居民同等重要,,價格也應該與居民用氣相同,。”金永浩說,,“若是按照居民用氣價格售氣,,百姓也能少承擔費用。我們期盼著國家能出臺扶持或優(yōu)惠政策,�,!�
此外,專家認為供熱價格也應遵循經濟市場規(guī)律,,不可一成不變,。“企業(yè)要維護設備,,又要盈利,。當維護的成本較高時,購買燃料量就少,,最后損害的是百姓的生活質量,。”溫成君說,,“如果每家供熱價格漲一點,,對家庭生活沒有影響,又能保證整個供熱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和燃料充足,,供熱水平會大大提高,。”
多術決疑
面對在“煤改氣”試點中發(fā)現的成本,、氣源等問題,,專家提出發(fā)展“煤改氣”不該一哄而上,應多措并舉破解供熱時出現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有專家指出,,各省市在推行“煤改氣”等天然氣利用項目時,不應一哄而上,,要鼓勵采取多種供熱方式,。比如說,,地板輻射式采暖,溫度穩(wěn)定可隨時供熱,,用戶也可根據需求調節(jié)溫度,,并且清潔環(huán)保。相比于燃煤采暖污染環(huán)境和燃氣采暖耗氣量大,,電采暖方式維護成本低,,使用簡單方便。在有地域條件的地區(qū)可建立蓄能水電站,,實行峰谷電價制度,,即在夜間低谷電價時間段,利用電能將水加熱,;在白天高峰電價階段,,停止電能加熱,用水泵循環(huán)供熱,,從而實現低谷蓄能,。
專家提出,特別要鼓勵使用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生物質等新能源供熱。據了解,,長春市總供熱面積是17602萬平方米,,供熱以燃煤為主,污水源熱泵,、生物質能和地源熱泵等新能源供熱總面積是562萬平方米,,占比不到3.2%。盡管這種方式在廣泛推行上尚未成熟,,但與傳統(tǒng)能源相比,,在發(fā)熱效率、清潔環(huán)保上,,都具有顯著優(yōu)勢,。
發(fā)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專家提出的另一個應對之策�,!懊焊臍狻笔菃我焕锰烊粴饽茉垂�,,推廣天然氣分布式綜合能源利用項目,能提高天然氣利用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以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梯級利用,,能源的綜合利用率可達70%以上,。并且,,相較于傳統(tǒng)集中供熱方式,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利用能效高,、安全性高,、清潔環(huán)保、提高能源供應的安全性,、改善能源使用結構等優(yōu)勢,,還具有削峰填谷的經濟效益。
“單獨采用‘煤改氣’進行供熱成本太高,,如果采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綜合利用方式,,政府甚至都不用補貼。因此,,未來我國能源結構應盡快做出調整,。”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永祥說,。據了解,,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采暖和空調系統(tǒng)采取天然氣分布能源形式,目前已經運行兩年多,,一年可節(jié)省運行成本100多萬元,。
今年,長春市預計增加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建設投入力度,,預計在凈月高新區(qū)建立大約四個分布式能源站,。
目前,由中國城市燃氣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燃氣網資料顯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國外有30多年的歷史,,在美國、日本,、丹麥,、荷蘭等國得到大力發(fā)展和推廣。在國內也有近20年的發(fā)展歷史,,但由于各種原因,,已建成的40多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只有約半數在運行,,半數因電力并網,、效益或技術等問題處于停頓狀態(tài),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尚處于起步階段,。
中投顧問《2013-2017年中國新能源產業(yè)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分布式能源的建設規(guī)模和利用效率將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間我國分布式能源行業(yè)有望迎來高速發(fā)展周期,。
此外,,專家指出,,應加強對傳統(tǒng)供暖方式的技術革新改造力度。如今,,傳統(tǒng)供熱方式的環(huán)保技術已經成熟,,通過除塵除硫裝置,可以實現環(huán)保目標,。呂凝指出,,傳統(tǒng)燃煤供熱通過安裝脫硫除塵裝置,能夠實現實時在線檢測排放情況,,除塵率可以達到95%以上,,脫硫也可以達到國家標準。
關鍵仍在于運行成本偏高,,脫硫除塵裝置的運營成本建筑面積一平方米高達3元左右,,企業(yè)在使用節(jié)能環(huán)保裝置上并不積極。目前長春市區(qū)域鍋爐房供熱面積是9149萬平方米,,小鍋爐房供熱面積是1207萬平方米,,因此,供熱企業(yè)一年脫硫除塵裝置運行成本就高達3.16億元左右,。
對此,,專家認為,應對運行脫硫除塵系統(tǒng)的供熱企業(yè)給予一定補貼,�,!肮崞髽I(yè)是根據成本核算,按照供熱期煤的使用量確定采購量�,,F在,,絕大部分企業(yè)為了保證民生供暖,在虧損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保證供熱要求,,不計成本的保證室內溫度達到18度以上,。”溫成君說,,“政府目前對電廠的熱電聯產脫硝裝置投入給予補貼,,希望對能夠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對治理污染排放積極采取措施的供熱企業(yè)也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畢竟在我國,,特別是在東北,仍以燃煤為主要供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