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不久,部分進口英菲尼迪G35轎車被召回,。(資料照片) |
 |
前不久,,長安福特馬自達以23.6萬輛的“大手筆”宣布召回。(資料照片) |
到6月11日部分進口英菲尼迪G35轎車被召回為止,,我國今年已實施汽車召回33起,,召回車輛超過58.5萬輛。專家表示,,從今年汽車召回的案例來看,,中國需要加快汽車召回制度的建設,中國汽車召回呼喚“嚴刑峻法”,。不過,,究其根本,汽車企業(yè)自身主動增強質量管理意識,,成為質量保障的主體才是關鍵之所在,。
召回制度沒有強制召回
從2004年開始,我國相繼實施了汽車產品,、兒童玩具和食品的召回管理規(guī)定,,也就是說,,我國目前只對這三類產品的缺陷調查和指令召回具備了法律依據,由于《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仍未出臺,,因此我國召回缺陷產品的范圍仍十分有限,。 此外,汽車產品召回制度屬于部門法規(guī),,由于沒有相關配套法規(guī),,對企業(yè)沒有強制效力,因此目前汽車召回制度一般是管理部門建議,,汽車企業(yè)自愿召回,。業(yè)內人士稱,隨著汽車投訴案件的增多和消費者投訴解決難度的增大,,自愿召回已經不能解決汽車市場快速發(fā)展造成的問題,。 而所謂強制召回,在國際上一種普遍的定義是指,,一國的消費者保護方面的法律對產品召回進行詳細規(guī)定,,包括制造商必須承擔的成本,必須強制召回的條件以及未召回的處罰,。 汽車投訴網專家大陳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近年來關于召回的投訴不勝枚舉,這正反映出中國汽車整體的召回環(huán)境都不好,,很多召回成了作秀,。“其實就拿最近某品牌的召回來說吧,,據本人了解,,目前召回率不到三成,甚至更有4S店公然建議消費者忽略召回,�,!贝箨愓f。 大陳介紹,,還有一部分召回則因為企業(yè)的疏于管理,,最終成了口號。紹興的一位陳先生在汽車投訴網發(fā)表“一汽豐田銳志召回通知緣何遺漏我,?”這樣的投訴,,就是因為4S店“無意”的遺漏,使車主差點成了冤大頭,。
召回制度罰款過輕
“豐田公司因未及時通知美國政府有關汽車缺陷并采取召回措施,,將面臨超過1600萬美元的罰款�,!贝箨愓f,。而豐田事件假如發(fā)生在中國,,按照中國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最高的賠償額度僅有三萬元,。 在差額巨大的賠償背后,,折射出的是汽車廠家在中國違法違規(guī)成本的廉價。有業(yè)內人士指出,,之所以汽車廠商在中國并不重視召回,很大原因就在于汽車廠商違法違規(guī)的成本太低,。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對于違規(guī)的行為,按照相關制度的規(guī)定,,罰款最高額度僅為三萬元,,對汽車廠家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根本構不成威脅。 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門可責令制造商重新召回,通報批評,,并由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部門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一)制造商故意隱瞞缺陷的嚴重性的,;(二)試圖利用本規(guī)定的缺陷汽車產品主動召回程序,規(guī)避主管部門監(jiān)督的,;(三)由于制造商的過錯致使召回缺陷產品未達到預期目的,,造成損害再度發(fā)生的。 另據了解,,在美國,,對不實施汽車強制召回的廠家罰款標準則是1500萬美元,而廠家隱瞞嚴重質量缺陷及真相的,,負責人可能被判處15年的徒刑,,廠家可能罰款1500萬至上億美元。分析人士表示,,部分汽車企業(yè)不愿召回有缺陷的車輛,,除了民眾的負面看法之外,更多的是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標準和處罰措施,。在美國市場,,一個企業(yè)一次性召回百萬輛以上的車型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中國沒有一起這樣的案例,,美國累計召回的車輛為兩億多輛,,為中國的近80倍。在我國,,目前僅依靠《汽車缺陷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這一部規(guī)章約束相關汽車企業(yè),,企業(yè)在中國受到的約束遠遠小于海外,。
讓企業(yè)成為保障質量的主體
“質量不是檢查出來的,也不是罰款罰出來的,,是企業(yè)對生產過程進行精密控制產生出來的,。”質檢總局質量管理司副司長惠博陽認為,,召回制度明確了企業(yè)對質量所負的主體責任,,也符合質量的形成過程。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也表示,,對于汽車廠家來說,,出現(xiàn)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隱瞞真相,、拒不召回,。從某種意義上說,召回也為車企提供了樹立負責任,、值得信賴形象的機會,,并非丟人的事。 專家指出,,生產廠家應當認識到作為汽車這樣復雜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強化質量管理,追求“零缺陷”是一個良好愿望和理想目標,,但客觀和積極地面對和解決缺陷問題,,同樣是一種理性和成熟的表現(xiàn)。所以,,在生產廠家面對質量缺陷危機的時候,,要有一種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
中國汽車召回的成熟轉變
今年以來,,一股席卷全球的汽車召回潮突然涌現(xiàn),通用,、克萊斯勒,、本田等紛紛加入了召回行列。中國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據中國汽車召回網最新的統(tǒng)計,,到6月11日部分進口英菲尼迪G35轎車被召回為止,我國今年已實施汽車召回33起,,召回車輛超過58.5萬輛,。其中,包括合資車和自主品牌在內的國產汽車占了絕大部分,約有55萬輛,。
汽車零部件召回風險管理應加強
近年來,,國內汽車召回數量的年均增長率持續(xù)走高,召回次數的年均增長保持在20%以上,。汽車召回大多涉及零部件,,有關專家認為,零部件召回風險管理亟待加強,。
[觀點]汽車召回并不是件丟人的事
繼去年年底豐田大規(guī)模召回缺陷汽車產品后,,全球汽車召回成風。本田,、通用,、日產、鈴木,、大發(fā)、標致雪鐵龍等汽車廠家在全球范圍內紛紛宣布召回,。召回的汽車數量少則數千輛,,多則數百萬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