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6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記者在高盛集團總部外采訪,。當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向紐約曼哈頓聯(lián)邦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指控高盛集團在涉及次級抵押貸款業(yè)務金融產(chǎn)品問題上涉嫌欺詐投資者,。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
16日,美國高盛集團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涉嫌在銷售次級抵押貸款業(yè)務時存在欺詐行為,,同時受到指控的還有高盛資深副總裁法布里斯·圖爾,。國外分析人士指出,對這家擁有140年歷史的華爾街巨頭的訴訟,,將推動美國民主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改革,;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美國證交會提起指控的證據(jù)不足,,最終可能和高盛達成和解,。
兩家公司“巧唱雙簧”欺騙投資者
據(jù)《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稱,,高盛打包并營銷了一種與次級住宅用不動產(chǎn)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表現(xiàn)掛鉤的合成式債權抵押證券(CDO),。高盛未向投資者披露有關該CDO的關鍵信息,尤其是有關一只大型對沖基金在資產(chǎn)組合選擇過程中的作用以及該對沖基金作空CDO的事實,。 高盛公司在這只被稱為“Abacus 2007-AC1”的次級抵押貸款證券上誤導投資者,,導致投資者相信這支證券是由客觀的第三方選擇的,。這個第三方就是美國大型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Paulson &Co.),經(jīng)理名叫約翰·鮑爾森,。因此高盛與這家公司勾結,,通過賣空的手段,從中獲利,,而美國證交會指控布里斯·圖爾對這起欺詐案負主要責任,。 證交會稱,為這項交易,,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在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約1500萬美元的設計和營銷費用,,但投資者因此蒙受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 美國金融分析師迪克·博韋近日向媒體分析了高盛公司違法之處:對于同一個投資產(chǎn)品,,“政府所禁止的是,,你不能告訴投資者‘這是你應該買的’,與此同時,,又告訴第三方,,‘這是你應該賣的’”。而高盛的所為正是與Paulson &Co.唱起了雙簧,。 金融市場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當天反應劇烈,。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下屬的金融分類指數(shù)創(chuàng)下最大跌幅。高盛集團下跌23.57美元,,至160.70美元,,跌幅高達13%,為該公司有史以來單日最大跌幅,。道瓊斯指數(shù)下挫125點,。用于衡量市場信心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恐慌指數(shù)VIX急升15.5%,全球股市普跌,,原油,、黃金等商品期貨下挫,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美元大幅走強,。
高盛連發(fā)兩份聲明高調辯解
記者從高盛公司官方網(wǎng)站了解到,16日高盛連續(xù)發(fā)表兩份聲明,,表示對美國證交會“在法律上和事實上完全沒有依據(jù)”的指控表示“失望”,。并且列舉了四項理由:一是高盛公司自身也在此次交易中蒙受損失,損失金額高達9000萬美元,,認為公司不會笨到做“賠本買賣”,。二是高盛公司已經(jīng)向投資者披露了詳實的信息。“我們向此次交易的兩位投資方——德國大型銀行,、CDO市場的資深企業(yè)IKB以及ACA資本管理公司都提供了大量與資產(chǎn)中基本抵押貸款證券有關的信息,。”三是這是此交易的最大投資方ACA負責資產(chǎn)組合的選擇,。 最后,,“證交會指控本公司的依據(jù)是我們沒有向交易一方透露誰是交易的另一方,。依照正常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做市商不能向賣家透露買家的身份,反之也不能向買家透露賣家身份,�,!备呤⒎裾J向ACA透露過保爾森是一個長期投資方。
訴訟前景難料
盡管一些分析認為,,美國證交會對高盛的訴訟將推動奧巴馬所主張的美國金融機構改革,,但是也有分析師對此并不看好。 前美林著名分析師,、美國商業(yè)內幕網(wǎng)創(chuàng)始人亨利·布洛杰特發(fā)表評論文章說,,美國證交會證據(jù)不足,未來證交會與高盛很有可能達成和解,,高盛會“破財消災”,,支付數(shù)億美元了事。 另據(jù)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稱,,美國證交會將對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前出售以抵押貸款為擔保的債權抵押證券(CDO)的華爾街企業(yè)展開認真調查,,看其是否進行過與高盛集團類似的CDO交易。 另外,,德國媒體稱德國政府也可能對高盛進行法律訴訟,。默克爾政府一位發(fā)言人對此表示了確認,在此次高盛涉嫌欺詐案中,,“我們首先必須看到(交易)文件并對其評估,,然后采取法律手段”。 據(jù)悉,,在此次案件中,,德國大型銀行IKB購買了數(shù)額巨大的抵押證券,導致2007年該銀行高達47.3億美元的重大損失,。結果是IKB銀行成為2007年信貸危機的首批殉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