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家主要冶金企業(yè)與必和必拓,、力拓集團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提升鐵礦售價達成協議,根據這一協議,,抵達中國港口的鐵礦售價,,將從2009年的每噸62美元提升至84美元,升幅為40%,。這似乎意味著,,正在進行的新年度鐵礦石談判,已經有了初步結果,,至少是有了“定價標準”,。 新年度鐵礦石談判正在進行中,其進展情況,、博弈程度及預期結果統統“保密”,。2月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鋼鐵工業(yè)協會2010年第一次行業(yè)信息發(fā)布會上,,原冶金部副部長,、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拍桌子稱,到此發(fā)布會為止,,中鋼協不會有任何人發(fā)布有關鐵礦石談判的任何問題,,直至談判結果出爐,。吳溪淳是首次出席這樣的發(fā)布會,顯得相當“激動”,。這意味著,,有關鐵礦石談判的信息,可能只有等到4月1日了,。 一邊在談判,,一邊就有企業(yè)很樂意接受40%的漲幅。這不是與“中國進口鐵礦石模式”背道而馳嗎,?據有關方面的說法,,“新模式”內容有三:一是結算周期從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堅持長期協議量價互動,,量大價優(yōu),;三是統一價格,確定了長期協議的供貨商就不允許再向中國企業(yè)出售兩個價格的鐵礦石,。 但是,,“統一價格”是否會統一到漲幅40%上來?就在談判前不久,,中國的鋼鐵巨頭“搬起鐵礦石砸自己的腳”——漲價在先,,“示好”在后。在談判中,,又有五家中國主要冶金企業(yè)欣然接受84美元的價格,。談判過程中又封鎖消息,用“鐵礦石”堵住民意民智建言獻策的通道,。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談判技巧”,、“中國模式”?按一位專家的話說,,指望這樣的談判能獲勝,,無疑是天方夜譚。 在談判桌上沒有“話語權”,,就談不上“中國價格”,,談不上“中國模式”�,!霸捳Z權”靠談判,,更靠市場與技巧,其中少不了老百姓的的建議,。民眾關注鐵礦石談判是出于公民責任,,是為談判出謀劃策。比如,,有人建議:應該用“谷歌”搜索一下人家的談判技巧,。還有人建議“打鐵需要自身硬”,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病灶”——帶有嚴重計劃經濟色彩的價格雙軌制問題,。還有人們一直擔心的“相互拆臺”問題,,以及鐵礦石里的“含腐量”問題。
而目前的談判好比是自己給自己設置擋路虎,。首先是將民意民智擋在門外,,其次是談判前與談判中把可能爭取的話語權拱手讓給對方。民眾話語權本可以“上升”為談判話語權,,民意民智本可以成為談判技巧,,可惜談判的中方代表們聽不進去,一意孤行,。這樣的談判自設檔路虎的談判,,預期堪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