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糧食流通體系鏈條重要一環(huán)的“糧食經紀人”,已經超過100萬,人們對他們是又愛又恨,,更有人擔心他們會影響糧食安全,。(7月28日《中國經濟周刊》)
在目前全世界陷入糧食危機的背景下,重新檢視我國的糧食流通體制,檢視我國的糧食安全,無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但如何評價超百萬的“糧食經紀人”及他們經紀行為,,如何在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下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需辯證看待。筆者認為,,相對于計劃經濟下的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農產品市場化改革以及伴生的“糧食經紀人”制度,至少解決了五個問題,,一是刺激了糧食生產,,基本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問題;二是上門收購,,解決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三是避免了“糧食白條”,讓農民拿到了現(xiàn)錢,;四是促進了糧食加工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興起;五是促進了糧食專業(yè)化,、集約化的生產,,提高了糧食生產的效率。因此,,筆者認為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沒有錯,,這是我們應該承認的前提。既然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沒有錯,,就不應該否定“糧食經紀人”制度,。在某種程度上,“糧食經紀人”隊伍的興起與壯大,,正是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標志性成果,。 當然,目前確實存在著“糧食經紀人”過多過濫,、囤積居奇,、過分壓低級別壓低糧價,以及違法倒賣糧食等等問題,,但只要下決心,,也不難解決。其實,,目前我國的農產品市場化改革正到了關鍵時期,不僅不應該否定“糧食經紀人”制度,,而且應該鼓勵和引導“糧食經紀人”制度有序地發(fā)展,。一方面,改革的慣性會讓“糧食經紀人”隊伍自發(fā)整合,,只有那些效率高,、信譽好,、規(guī)模大的“糧食經紀人”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大多數“糧食經紀人”會被整編,,或者被淘汰,;另一方面,國家應該認真調研和總結我國的“糧食經紀人”制度,,通過立法,,提高準入門檻,建立信用檔案,,進一步規(guī)范其發(fā)展,。 當然,國家的糧食安全是不能夠僅僅靠“糧食經紀人”的,,國家必須有所作為,。比如,把惠農資金真正用到農民和農業(yè)上去,,進一步鼓勵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建立糧食安全監(jiān)測機制,及時發(fā)布糧食供給信息,,通過國家糧食儲備系統(tǒng)適時對糧價進行調控,,以避免大幅波動。 總之,,“糧食經紀人”不應該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假想敵,,他們的存在,利大于弊,。當下,,對于糧食安全,最應該反思的是政府,,如何想辦法落實國務院7月初制定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始終抱有危機意識,從戰(zhàn)略上對待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