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伴隨著網絡游戲發(fā)展而出現的“虛擬財產”,,一般指出現在網絡游戲中的,、有別于有形財產的一種“財產”,主要包括游戲賬號,、積分,、Q幣、裝備等,。由于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能按照不同比例轉換成現實中的貨幣等財產,這些“虛擬財產”常被公開或私下買賣,,并引來網絡“竊賊”關注,。目前,我國法律對“虛擬財產”的定性仍無明確規(guī)定,。
去年底,,深圳市公安局破獲了迄今為止全國最大規(guī)模的互聯(lián)網“虛擬財產”盜竊團伙,該團伙自2005年5月以來,,入侵了8000多個商業(yè)網站以及3000多個地方政府網站,,共盜取QQ號碼,、游戲賬號300多萬個,,涉案金額百萬元,非法獲利70多萬元,,其中最多一天盜號30多萬個,。針對“虛擬財產”的犯罪日益猖獗,“虛擬財產”的保護引來多方關注,。
“網絡盜竊”日趨職業(yè)化,、產業(yè)化
“高峰時期,騰訊公司每天能收到約10萬人次的申訴資料,,反映QQ號碼被盜,�,!保吃拢保啡罩粒保溉眨浴熬W絡與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深圳召開,。來自全國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業(yè)內人士把關注重點放在了“網絡犯罪”以及與之相關的“虛擬財產”保護問題上。騰訊公司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行政官陳一丹在研討會上表示,,QQ號碼被盜問題,,現在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61%的游戲玩家有過“虛擬財產”被盜的經歷,,77%的游戲玩家感到現在的網絡環(huán)境對其“虛擬財產”有威脅。 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速,,“網絡盜竊”不僅發(fā)案越來越頻繁,,盜竊行為也日趨職業(yè)化、產業(yè)化,。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政策法規(guī)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曾經對媒體說,,目前“制造計算機病毒、傳播計算機病毒,、盜取網絡賬號,、網上銷贓,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已經構成了社會公認的盜號產業(yè)鏈,!”
“名不正言不順”,,“虛擬財產”保護無力
“‘網絡盜竊’不斷加劇和復雜化,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标愐坏ふJ為,,“網絡盜竊”既嚴重危害到廣大網民的利益,,也損害了互聯(lián)網企業(yè)成長的空間,同時,,對整個互聯(lián)網安全運行構成嚴重威脅,,還極易滋生諸如網絡詐騙等其他網絡犯罪活動。 盡管“網絡盜竊”團伙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由于我國法律只對公民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予以認可,,尚無針對“虛擬財產”的立法,,也缺乏對相關犯罪行為的制裁條款,目前我國司法機關仍然無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予以打擊,。 深圳市公安局網警支隊一位民警透露,,今年初,,盡管該單位每天收到10宗左右關于“虛擬財產”失竊的舉報,但“基本沒有立案”,。 “虛擬財產”“名不正言不順”,,使得一些電子商務網站對“虛擬財產”的非法交易不加限制,甚至以沒有法律依據為幌子,,對其采取縱容態(tài)度,。而事實上,國內一些大的網絡游戲廠商在其用戶協(xié)議中都聲明,,禁止對這些“虛擬財產”進行私下交易,。
專家呼吁加快網絡“虛擬財產”立法保護
據了解,目前我國學術界對“虛擬財產”的定義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虛擬財產”確有財產屬性,,并應當予以立法保護;另一種傾向則認為,,所謂“虛擬財產”僅僅是一種網絡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流,,應該通過合同糾紛(債權)予以處理。但隨著網絡經濟的發(fā)展,,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對“虛擬財產”給予法律保護的迫切性,,持第二種傾向的人越來越少。 今年1月8日,,騰訊,、網易、盛大,、九城,、金山等五家互聯(lián)網企業(yè)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表示將采取行動,,維護游戲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他們還強烈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加快立法保護“虛擬財產”。研討會上,,陳一丹再次代表互聯(lián)網企業(yè)呼吁有關部門能夠重視此事,,盡快出臺有關“虛擬財產”的司法解釋,維護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和網絡環(huán)境的安全,。 “網絡‘虛擬財產’,,如QQ號碼,能在網絡平臺交易本身也說明它具有經濟價值,�,!敝袊谭▽W會會長趙秉志教授認為,“因此與財產罪的調整對象并無差異�,!彼ㄗh,,最高司法機關應該盡快對此作出明確的司法解釋,將“虛擬財產”納入財產罪的范疇,。 另一方面,,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皮勇分析,解決“網絡盜竊”問題,,重點在于建立一個規(guī)范體系,,包括法律管理、技術,、教育等多方面,。在眼下相關規(guī)定還比較模糊甚至混亂的情況下,需要顯示現有法律控制體系的實力,,比如加強打擊犯罪的力量,。
●案件連線
2005年12月,,我國第一宗涉嫌盜竊QQ號碼的刑事案件在深圳開庭,。被告人曾某與楊某合謀“竊取”QQ號碼200多個,賣出160多個,,獲利7萬多元,。深圳市南山區(qū)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起訴曾、楊二人,。辦案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如何適用刑法對其定罪量刑,,各方意見不一,。 南山區(qū)法院審理認為,用戶申請QQ號碼時通常是免費的,,在案件中也沒有證據證實QQ號碼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經濟價值,,并不屬于刑法意義上的財物。2006年1月,,法院以量刑最輕的“侵犯通信自由罪”做出判決,。 |